打通区域壁垒 长三角建设高水平示范区
央视网 2020-06-04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一年来,作为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突破口和先手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通过制度创新打通交通物流、行政审批等区域融合壁垒,在快速发展中跑出新机遇。
眼前这座建设中的元荡桥处于沪苏交界处,桥一头是江苏苏州吴江区,另一头是上海青浦区。别看只有180米,由于分属不同行政区,规划一直难以统一。
如果按以往模式,一座桥就会修成两个样。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为做好这篇文章,上海青浦区、江苏苏州吴江区和浙江嘉兴嘉善县联合成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一体化发展,重在融合。作为示范区第一个跨界工程,示范区执委会牵头,沪苏两地多部门召开了十几次协调会。
疑问难点一条条梳理,创新方向也一步步清晰。最终,一套跨区域联合审批的制度方案和材料统一“一口受理”的办事标准基本形成,实现了创新突破。
制度创新打通了断头路,同样,示范区政务服务改革也在向纵深发展。干晨亮原本在苏州创业,上个月,他来到吴江区行政审批局长三角示范区服务专窗递交材料,把公司迁移到上海。当天下午,代理人就在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管局领到了营业执照。
以前企业跨省份迁移,需要奔波于迁出迁入两地的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8个部门,15个工作日。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通过整合事项、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实现了企业开办一事通办和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异地一窗办理。
从“可办”到“好办”,高效的政务服务吸引了华为、长江三峡集团等知名企业主动对接,洽谈项目。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成立以来,已推出国土空间规划和6个专项规划,落地20余项财税、金融等政策。围绕“绿色是示范区底色”的理念,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湖、汾湖这“一河三湖”整体治理总体方案已经启动编制。另外,示范区“22条”支持政策、示范区核准投资项目目录、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也即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