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机制落实好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待遇政策
经济日报 2019-02-20
原标题:教育部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机制——落实好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待遇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一年来,全国1600万教师待遇有了切实提升。2月15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教育部正在加快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要求,2018年中央财政拨款45亿元,已惠及127万名乡村教师。
四川省马边县是国家级少数民族贫困县。马边县建设乡光辉中心校校长李学梅在发布会上介绍,她现在月薪达7000多元。“在我们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按每月150元至2000元的标准发放,每月还有200元至400元不等的乡镇工作补助。”李学梅说,如今,学校要求调动和离职的教师大幅减少,甚至出现部分县城优秀教师主动回流到乡村学校任教的现象。
据任友群介绍,按照中央精神,各地也纷纷加大保障力度。浙江制定了调整公务员收入分配政策时统筹考虑中小学教师的制度。北京等地提高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青海优秀教师在省内享受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绿色通道和国有旅游景区的半价优惠,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对乡村和贫困地区的教师,教育部门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抓手,努力补短板、强弱项,全面落实生活补助政策。据统计,我国实施特岗计划,2018年招聘8.5万多人,推进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每年吸引4.5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
任友群表示,2019年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研制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开展督导,强化核查,严管到底,防止反弹,切实将国家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到位。
教师总量不足,制约着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是择校热、培训班热难以降温的根源。任友群表示,一方面,教育部门推进创新编制配备,努力解决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总量不足这个难题,“我们加大创新力度,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加大统筹调整力度,推动教师按需合理流动”。
根据中央精神,各地开展了有益探索,比如山东明确省市县3级教育部门、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权责,构建起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逐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实施5%的机动编制政策,补充农村中小学急需学科教师。安徽采取区域统筹、保障急需、动态流转、定时段平衡的管理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的编制周转池,用于保障临时急需和阶段性用编需求。
在盘活师资存量、优化配置的同时,教育部门也在提升师范生教学质量,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点改革,从源头补足教师新生力量。2018年,教育部启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紧紧抓住部分地方重视不够、经费不足、体系不力等问题,明确今后5年10项行动和5项任务。改革师范生公费教育办法,将“免费”改为“公费”,履约服务期由10年调整为6年。开展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夯实师范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由于教师职业吸引力的不断增强,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笔试人达到477万人,首次将港澳台居民也纳入申请教师资格证的范围中。(记者 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