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央视网 2018-04-10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高居民满意度。

通知要求,优先做好老年人、孕产妇、儿童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鼓励有条件地区将农村贫困慢性病患者和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纳入个性化签约范围。通过手机客户端、电话、互联网等手段,方便签约居民接受儿童保健、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等服务。二级以上医院为基层提供影像、心电诊断和远程会诊等服务,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通道,为家庭医生预留一定比例的专家号和床位。加快完善基层与二级以上医院用药衔接。重点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儿童常见病等专科服务能力。通过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措施,引导居民到基层就诊。

完善激励政策,提升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使其与当地县区级公立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合理确定目标任务,不盲目追求签约率,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对弄虚作假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家庭医生主要由社区全科医生、乡村医生、护士以及公共卫生人员组成,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2016年5月,我国开始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把常见病患者留在基层。

上海居民沈大爷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吃10多种药,原来每次都要到瑞金医院排队两三个小时去开药,与家庭医生签约后,在社区就能开到同样的药,并且一次可开两个月的量。

嘉定区马陆镇居民沈大爷:在他们这里看病便宜,像我一年在这里看病,和在大医院看病(相比)我一年要节省3000块钱。在家里我有什么不舒服,我一个电话就能跟他(家庭医生)直接联系了。

四川新津县家庭医生团队与二、三级医院建立健康管理联合体,专科与全科互补,中医和西医结合,提升家庭医生健康管理能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与各级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对患者进行追踪管理,县级医疗机构签约患者出院后健康管理率达80%。

新津县卫生计生局局长文雁:健康管理师对他日常生活进行干预,与此同时也连接起上级转诊和下级回转的联通服务,通过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来构建我们区域的健康共享圈。

家庭医生服务阵地主要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对于行动不便的特殊患者,可提供家庭病床、家庭护理等上门服务。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分担,试点阶段,减免个人承担部分。

国家卫生健康委:签约服务面临全科医生短缺

目前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实行家庭医生制度。这里所说的家庭医生并不是大家理解的高端的私人医生,即使在家庭医生制度比较成熟的英国,一名家庭医生也要管理大约2000位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还面临诸多难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司副巡视员刘利群:目前主要问题一个是基层卫生能力,尤其是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数量还相对比较少。有的地方可能现在服务刚刚开展,所以有些群众感受度还并不是特别高。

基层医生与城市大医院医生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难以留住人才。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司副巡视员刘利群:我们还要推动相关政策落实,努力让老百姓愿意签约,签完约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通过政策调整,鼓励基层的家庭医生团队,主动地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健康服务。

下一步,国家将完善基层医务人员激励政策,提高全科医生收入,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绩效工资等方面重点向全科医生倾斜,扩大基层全科医生高、中级岗位的比例,将签约服务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因素。

相关新闻

点击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