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住建委依托网上办事大厅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
亳州市住建委 2018-01-24
2014年9月以来,亳州市住建委紧紧围绕亳州市“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以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为基础,以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为平台,全面整合数据资源,推动“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
编制清单,权力上网,推进政务服务全程网上办理
一是编制“五个清单”。2014年9月,该委依据国家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国务院令及省级法规、规章等权力来源,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编制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收费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以下称“五个清单”)。2015年初,为确保每项行政权力能够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判断和便于群众申请办理,在“五个清单”的基础上对全部事项进行了“颗粒化”分解。涉及职权类型21类517项,坚持“权责一致”原则,同步编制责任清单,形成责任事项、追责情形、追责主体、追责依据和应负责任“五位一体”的责任体系。
二是再造业务流程。按照“简除繁苛、减证便民”的原则,大力简化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办事条件一律砍掉,无必要的证件证明一律取消,附件条款一律废除,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按照全面实行政务公开的要求,制定清晰的运行流程图,嵌入到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固化到每个办事环节,实现申办事项电子化模块化、业务办理规范化流程化。
三是坚持“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围绕“最多上一次”目标,通过比对分析、要素梳理,将517项权力事项中能够在网上办理的146项政务服务事项,其中包括需要在省厅政务系统办理的部分权力事项,该委采取“跳转办理、邮寄提交材料”的模式,全部实现网上运行,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确保群众“一次上网,事就办成”。除法律法规要求必须现场勘察、检验、采集指纹人像等事项外,一律不让群众、企业到现场办理,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撤回实体性服务大厅住建委窗口。至2017年12月31日,共网上受理政务服务事项9611件,无超时办理现象,按时办结率100%,网上办事项经市政府测评群众满意度为99.99%。
依托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数据资源互联共享
为有效破解“信息烟囱”、“信息孤岛”,亳州市专门成立信息局,统筹管理全市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网上办事大厅、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互信,强力整合53个部门、25.1亿条数据,建立人口、法人和电子证照三大数据库,建成存储容量达306TB的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做到数据实时交换、同步更新、动态共享,保障信息及时、准确,为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打下了标准、权威的基础数据支撑。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信息汇聚、跨部门信息交换,实现市县区横向、纵向各部门间数据动态共享,市直部门审批事项时,可实现实时调取、实时比对,解决了上传材料多、资料真伪难辨等问题,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例如,原来分配公共租赁住房时,需要群众提供12种申报材料,现在只需网上上传2种材料,其他材料直接从大数据中心调阅核查。现今又创新政务数据服务百姓模式,建设“我家亳州”APP,像公租房申请等一大批政务事项将可以在“我家亳州”APP的网上办事大厅随时随地上网申办。近期亳州市又与国内领先的云计算领导厂商——浪潮集团合作,投资10亿元建设浪潮(亳州)产业园,正在推动全市政务信息系统迁入云平台,实现政府服务数据“应上必上、应上尽上”。
服务入心,免费邮寄审核资料和送达
为实现“不见面审批”,市政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邮政速递公司合作,推行网上办事双向免费邮寄,即针对事项审批需要的证件原件,公民和企业可通过EMS将证件免费邮寄至该委,办理岗办结之后将证件、文件等资料通过EMS免费邮寄至公民和企业手中。
在线管理,确保权力阳光运行
网上办事大厅电子监察系统,设有提醒、预警、超时警告等自动提示功能,实现权力运行全程公开、网上留痕、可查可纠,对违规审批及时纠错,倒逼审批部门勤政廉政、依法办事。坚持“责任跟着权力走”,针对有权无责、权大责小、责任不清、追责不力等问题,明确每个办事项各个岗位的职责及其办理时限。对未履行职责、超时办理的,依据责任清单,给予相应处分。这一“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办事人与经办人员“零接触”,从根本上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的产生。
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大数据席卷全球的时代,今后市住建委将利用省政府、省住建厅和亳州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互联互通这个强大的信息平台,根据省厅新的统一部署及时动态调整编制权力责任清单,推进业务流程改造,改进政务服务模式,为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方便社会公众,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而不懈努力,让政务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利、更快捷、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