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向好
新华社 2018-01-18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三聚氰胺连续8年监测全部合格、“瘦肉精”监测合格率处于最好水平、高毒农药和禁用兽药得到较好控制……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科技水平不断进步,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向好,达到较高水平。
据农业部最新数字,我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2017年为97.8%,比2016年提高0.3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的一个最新表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机制日益完善。食品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修订完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把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兽药、收购贩卖病死猪、私设生猪屠宰场等行为纳入了刑罚范围。
浙江、江苏、安徽、辽宁等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法规,所有省份都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建立了问责机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主体、地方法规为补充、部门规章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农业部集中力量实施了农药、“瘦肉精”、生鲜乳、兽用抗菌药、水产品、生猪屠宰、农资打假等专项治理行动。2013年至2017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共查处各类问题17万余起,查处案件6.8万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亿元。
在农产品监测预警方面,通过实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31个省份的155个大中城市的110种农产品进行农药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物等进行监测,基本覆盖主要农产品产销区、老百姓日常消费的大宗农产品和主要风险指标。
在应急处置方面,农业部组织认定了105家风险评估实验室和148家风险评估实验站,对蔬菜、粮油、畜禽、奶产品等重点食用农产品进行风险评估,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起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应急机制。
截至目前,全国所有省份、88%的地市、75%的县和97%的乡镇都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全国共有部、省、地、县级质检机构2770个,检测人员3.5万人,基本实现了部、省、地、县全覆盖。
安全优质农产品是管出来的,更是产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共创建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示范场11280个,“菜篮子”大县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本实现“按标生产”。
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总数达12.1万个,跟踪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一大批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摆上了超市货架和百姓餐桌,更好地适应了城乡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7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中国在113个被评估国家中综合排名第45位,其中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排名第38位,处于中上等水平。(记者 董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