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简政放权的浙江实践:“最多跑一次”惠民生 促政府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17-10-17

“办一张证,万里长征”“跑的路多,办的事少”……以往,群众和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时,总少不了把这些抱怨挂在嘴边。不过,在浙江,这种刻板印象已日渐被打破,群众企业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省2017年重点工作之一,即群众、企业到政府办事,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最多跑一次。作为信息经济大省的浙江,在推进此项改革时借助“互联网+”,以数据多跑路换取群众少跑腿,收获了群众、企业的“如潮好评”。调查显示,“最多跑一次”事项的特定服务对象满意、比较满意的比例达86.9%。

“少跑腿”是“最多跑一次”为企业群众释放的利好;对政府而言,“最多跑一次”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心。不少专家指出,该项改革是浙江政府发起的一场自我革命,折射出政府以服务意识替代审批思维的理念嬗变。

从“跑断腿”到“跑一次”: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来办理二手房过户手续,没想到一次就能办好全部业务”。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居民刘亚不敢相信。他记得,以前至少要跑建设局、地税局、国土资源局3个部门8个窗口。

图为浙江省工商局“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宣传栏 胡哲斐 摄

刘亚道出了以往浙江地方行政审批项目杂、环节多、流程长的现象。为了方便群众企业办事,浙江省大刀阔斧促改革,将“最多跑一次”列入了2017年的重点工作。

最多跑一次,即群众、企业到政府办事,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以来,各地行政服务窗口成了群众和企业感受办事速度最为直接的渠道。

以浙江省诸暨市行政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设立了“包厢”式的不动产交易室,来自建设、地税、国土3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对同一登记申请事项开展工作。“9点41分把材料送进了办理室,10点27分就可以拿证,速度真的太快了。”在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综合窗口前,田铖阳拿到印着自己名字的不动产权证,颇感兴奋。

记者了解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已在浙江全省推开。该省市县行政服务中心的“投资项目”“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等领域综合窗口,都已设立并运行,群众、企业办事无需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奔波。

基层服务窗口办事流程全面“瘦身”的背后,是顶层设计的清晰与优化。

图为浙江省工商局工作人员在介绍“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 胡哲斐 摄

据悉,为推进“最多跑一次”,浙江省政府各部门系统纷纷推出重磅,为改革加码:浙江省工商系统于今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营业执照成为企业惟一身份证;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通过推行一证受理等举措,压缩业务流程环节达到59.9%……

“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各办事领域的实践和缩影,也被群众和企业频频“点赞”。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曾组织抽查了一万个“最多跑一次”事项的特定服务对象,满意、比较满意的比例达86.9%,90.6%的受访者认为“到政府办事比以前更方便了”。

“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破“数据孤岛”

如今,“互联网+”已是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信息经济大省浙江,“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也成为该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底气所在。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地税局就借助支付宝的人脸识别技术推出了“刷脸政务”。打开手机支付宝“城市服务”模块中的“浙江地税”,点击“个人所得税查询”,对着屏幕眨眨眼,5秒钟内记者便通过了实名认证。随后,个人所得税所属期、已缴税款等信息一目了然。

刷脸即可办税只是浙江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成效的冰山一角。据了解,在缴税以外的其它办事领域,浙江屡次刷新“最多跑一次”纪录,甚至纷纷往“一次都不跑”迈进。

浙江省工商系统今年上线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浙江工商登记注册真正进入“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电子归档”的“无纸化”时代;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推动营运车辆网上审验,浙江省内车辆可不再签注年审结果;浙江省公安厅推出“行吧”互联网事故快速处理项目,日均处理轻微事故300起……

让数据“多跑路”,推动数据共享应用、打破“数据孤岛”是关键。

今年3月,浙江下发了第一批《省级公共数据共享清单》,先行开放29个省级部门、2600个公共数据项的共享权限。《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浙江力求建成服务社会的“云政府”。

在互联网与数据共享的“助攻”下,浙江政府自身改革颇显成效。今年7月发布的《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7)》显示,浙江省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在全国32个省级政府中位居首位。

“浙江依托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推进数据资源共享,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文峰说。

“80%事项最多跑一次”:小目标背后的政府大转型

对群众和企业而言,“少跑腿”是“最多跑一次”在“互联网+”助力下释放的利好;对政府而言,“最多跑一次”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心。

今年3月,浙江提出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小目标”: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民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覆盖80%左右的行政权力事项。

“一声令下”,浙江省各市县均以改革发展排头兵的姿态,自加压力,倒逼转型。

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杭州自觉扛起应有的担当,已公布了11354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提前一个季度超额完成浙江省要求的“80%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任务。湖州市公布的第三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有208项,其中“零上门”83项、“跑一次”125项。

数字无言,却折射出了浙江政府理念之变:从政府“好管”到群众“好用”、以服务意识替代审批思维。

浙江省温州市发改委主任方勇军曾表示,“最多跑一次”是倒逼政府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其核心是放权、便民。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关键,在于落实“简”和舍得“放”。

“最多跑一次”已然成为浙江省政府发起的一场自我革命。在其背后,也有专家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李岚就指出,“最多跑一次”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优化制度供给,根本上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益。

她认为,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不仅从根本上为市场松绑、为企业减负,赋予社会更大的自由,更体现了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对于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胡哲斐)

相关新闻

点击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