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事制度改革进入第二波 “全国一张网”有望年底建成

央广网 2016-02-25

央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昨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事制度实行两年来,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2015年商事制度改革推动GDP增长0.4%。今年改革进入第二波,将重点完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全国一张网”,目标是覆盖所有省份。

商事制度改革两年成绩显著

全国两会临近,又到了部委晒成绩单的时候了。昨天,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晒出了一张商事制度两年改革的成绩单。

张茅:“首先是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和发展动力。在北京中关村,平均每天诞生的企业达到了222家,去年全国日均新增企业1.2万家,2014年是1万家,改革之前是6900家。第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新增的企业中,第三产业企业数量超过了80%。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业态,像网络服务、电子信息产业、教育、医疗这些企业的数量都在不断增长,这是符合我们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

我国已进入创业创新繁荣时期

新的企业90%以上都是个体私营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张茅说,现在我国已进入创业创新繁荣时期,抽样调查显示,2014年新增就业1200万人,2015年新增就业1400多万人。

张茅:“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就业不降反增,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在增加,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的增长,都能起到积极的意义。”

工商注册便利化步伐大大加快

中国科协去年组织的第三方评估显示,2015年商事制度改革推动GDP增长0.4%。而商事制度改革,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消费维权,简政放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工商注册便利化步伐大大加快。

张茅:“现在登记一个企业的时间,比过去大幅地缩短,使企业更加方便,特别是我们实行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之后。”

上海自贸区试点“证照分离”

不过,张茅也承认,距离真正简政放权的目标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目前开办企业仍然存在行政审批手续过多的现象。工商总局将在上海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

张茅:“证照分离就是再进一步简化事前事后的审批,有些改为备案,有些改为承诺,进一步降低企业进入的成本,进一步调动积极性。”

今年工商总局还将和税务部门联合实现个体工商户的“两证合一”,以减少个体工商户登记的时间和成本。

“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将扩大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一些企业反映,进入市场方便了,但退出市场仍然很麻烦。工商总局已经在上海的浦东新区、江苏盐城等地,对有些没开业、无债权债务的企业开展“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去年全国平均每天注销企业1800户。今年还将扩大试点范围。

我国营商环境连续提升

商事制度改革使我国营商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在189个经济体当中排名84位,这两年,每年提升6位。那么,今年的改革有什么看点呢?继续听报道:

今年第一任务:完善“全国一张网”

张茅说,今年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这三项工作中,都会有一些新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完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全国一张网”。

张茅:“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一波是我们放宽了市场的准入,第二波是构建信用管理体制,通过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的信用管理系统如果能够完善,我们今后放开的步伐就会更顺畅,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会得到大大的改善。”

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公开

从前年开始公示系统的建设,归集公示企业登记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法人代表、出资规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使社会各方面都能够随时查询。张茅说,两年来,企业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张茅:“这两年的情况看,企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公示率达到85%以上,超过了我们过去83%的年检率。”

275万户企业纳入经营异常名录

企业主动公示,政府还进行电脑摇号随机抽查,每年不低于3%的比例。去年抽查中,有275万户企业纳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多半是由于没有公示年报信息,或者公示信息弄虚作假,占到了整个企业总数的12.8%。张茅说,企业纳入经营异常名录之后,如果在三年内不改正,就会被纳入“黑名单”。

张茅:“已经有一些企业,在纳入经营异常名录之后,从而失去了参与政府招标采购的资格,有的失去了银行贷款的机会,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作用正在慢慢显示。”

争取到2016年底覆盖全国

张茅说,目前这个系统已经覆盖20多个省市地区,争取到2016年底,覆盖全国。

张茅:“现在已经在国家发改委立项,就是要让各个省跟全国联网兼容,省和下面的市县,都要上下左右联通。”(记者 丁华艳)

相关新闻

点击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