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常务会,民生是总理最大牵挂
第一财经资讯 2016-02-05
2月3日,农历腊月廿五,春节前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需要讨论的工作依旧排得满满当当。不过所有议题中,民生是总理的最大牵挂。
会议决定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要说“补短板”,农民用电、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民用电,无疑是最突出的短板之一。农村供电服务,某种程度上至今仍是城乡之间“鸿沟”之一,也是民生“痛点”之一。李克强在会上说到自己农村所见的情景:“我到农民家去看,电饭煲、洗衣机买回来了,但最后说实话,搬回来挺开心,看着挺闹心。因为钱花了,电插不上,要不就是电压很不稳定,煮出来都是夹生饭。这要改啊!”
说这话时,总理针对的不仅是一个纯粹工作性质的议题,更是中国广大农村真实的状况、农民真切的生活。他列举:很多中心村,还是上世纪50年代的电线,根本没有电表;有些小乡镇,连变压设备都没有……农业生产用电之痛,李克强更清楚。他指出,中原地区如河南、湖北,大量都还在用柴油机发电抽井灌溉。“我们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打机井抽地下水,就需要通上电,否则算什么高标准?”他明确要求,平原村机井用电要全覆盖,“国务院下了这个决心,为了广大农村地区的老百姓,各地务必要真抓实干!”
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包括某些空白点的建设,不仅是政府公共服务必须补上的短板,同时也能拉动投资、带动消费。用总理的话说,“潜力很大,一举多得”。所谓“惠民生”与“稳增长”,形成了有效合力。
解决好用电问题,是广大农村普遍渴望的事,深得亿万农民欢心。李克强在会上要求,农网改造要集中攻坚,不能拖延。这意味着,或许明年许多村里农家煮年夜饭时,就能享受到更好的供电服务了。
当天常务会还部署进一步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特困”概念,指城市“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农村“五保”对象。目前全国共有农村五保对象519万人、城市三无人员73万人。
两天前,农历腊月廿三,李克强在宁夏考察,专程前往固原市一家敬老院,给五保老人送去新衣和年货礼包,并亲自把“福”“寿”两个挂件挂在养老院的墙上。他还与老人们一起吃饺子过小年。回到北京,在常务会上,总理说:“把这近600万人的基本保障做到了,对社会是很大的安慰,也能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和公共敏感神经的事件发生。”他强调,要做到“应救尽救,应供尽供”。
《礼记·大同篇》中提出“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历来是德政善政的重要目标。对于现代政府而言,这更是民生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尺之一。可以说,把我们身边最弱势的这600万人“兜”起来,整个社会的底线也就兜住了。
此次常务会议通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草案)》。特别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属于“国家战略储备钱”,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等资金构成,与由用人单位、个人缴费构成的社会保险基金是不同的。虽然不是老百姓自己交的钱,但这堪称民生的“定心丸”。李克强在会上说,全国社保基金现在稳定运行,将来就是“压舱石”,保证公众对未来有一个良好的预期。
正因为如此,总理强调:“条例出来,基金该干什么干什么,越雷池一步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