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访谈】气象旅游专家为春节旅游出行支招

中国气象局 2016-02-02

目前正值春运期间,是寒潮、低温、雨雪、冰冻、雾-霾等灾害性天气的多发期。同时,春节期间也是旅游旺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门走走,感受别样年味。那些地方更适合春节旅游?如何在春节旅游期间规避灾害风险?为此,中国气象报社、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联合邀请专家谈谈春节期间的气候特点以及强天气对旅游的影响,为春节期间要出门旅行的朋友“支招”。

专家: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天气网首席分析师 高工 王静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规划系主任 副教授 唐承财

主持人:中国气象报记者刘佳 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彭艳娇 顾维轩

摄影:中国气象报记者 赵天宇

采访时间:2016年1月27日

联合采访单位:中国气象报社 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

访谈现场。赵天宇摄

春节旅游天气关注重点:防范冷空气活动对交通和人体的影响

主持人:每年的春节是旅游的旺季,那么春节期间的气候有哪些特点,哪些天气对人们的出行影响较大?

王静:今年春节处于农历“六九”期间,从气候角度看,这段时间仍要注意防范冷空气的活动,以及可能会伴随而来的大风降温以及雨雪天气。具体到春节的旅游出行上需要注意两点影响,一是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二是对人体的影响。

在北方地区,如遇冷空气容易出现降雪天气,加上气温较低可能会出现叠加效应,需防范道路积雪、结冰等情况;在南方地区,如果降雨比较强,出行可能会受地面积水的影响,由于道路湿滑,对于人们出行和驾车安全会有较大影响。此外,在春节期间如果发生强雨雪天气,对铁路交通和民航交通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给人们的正常出行计划造成阻碍。对于人体的影响方面,强降温可能会给户外活动的人群带来如感冒、发烧等疾病,公众需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衣保暖,预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特别是老人和儿童这两类易感人群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此外,春节期间对交通出行影响较大的还有雾。通常春节期间,仍是中东部地区容易出现雾和霾的时段,尤其在夜间到凌晨辐射雾更强,能见度更低,严重时会造成高速公路、国道的部分路段关闭限行,希望驾车出行的朋友能及时收听交管部门的相关信息,以免对出行造成影响。

应对寒潮天气策略:做好保暖措施 如遇危险求助相关部门

主持人:1月21日至25日的寒潮天气让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历了大幅降温,同时也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利影响,如果旅行途中遇上寒潮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静:寒潮是一种表现十分极端的强冷空气天气过程,气象部门在服务上更多的把它归类为灾害性天气。当知道未来会出现寒潮天气时,请公众不要贸然出行。因为强寒潮来临时会带来强雨雪天气,有些旅游景区的范围较大,在山区容易出现积雪、结冰的现象,有些低洼地甚至积雪比较厚。在地貌不熟悉的情况下,贸然前行可能会引发危险,造成伤害。因此,出行前要及时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做好充分准备。为了防御在户外旅行途中遇到强降温和雨雪天气,在旅行前应提前准备好保暖衣物,做好应急、充电、采暖等相关措施,防止由于长时间在户外而出现冻伤等情况;自驾出行的朋友们也需提前做好油箱的防冻和轮胎防滑等措施,避免汽车无法正常行驶。当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要记牢当地交管部门的救助电话,需要时及时拨打,保持与救援部门通讯畅通。

主持人:唐老师,您认为如果遇到强降温或寒潮天气时,作为游客应该怎样增加安全系数呢?

唐承财:不管是跟团出行还是自助出行,首先自身的准备很重要。比如带上一些常备的药品、装备,如感冒药、冲锋衣、雨具、热水杯等,这些物品在遇到寒潮或是强降温天气时都会用到。第二要提前收听天气预报,对于天气预报的收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了解旅游当地的天气预报,二是回程地点的天气预报。尤其在春节期间出行,初六、初七正是返程的高峰期,如不提前收听天气预报,很可能会延误返程的时间。第三,刚才王首席也提到,外出前要增加保暖衣物,身体健康是出行重要的基础。第四是提前核实旅游计划,尤其在跟团出行时,如果遇到寒潮、强降温天气,要根据家人尤其是小孩、老人的身体状况,在必要时与旅行社做调整,增加室内或半室内的活动。一些旅游景区,例如山岳型景区,如遭遇下雨,不但看不到秀美的景色,人也会非常容易疲惫或不慎跌倒受伤,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考虑用室内活动代替室外活动,也更方便应对灾害性天气。

主持人:很多朋友想了解如果春节期间去东北看雾凇、滑雪的话,东北的天气特征是怎样的?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王静:从常年气候的角度看,“六九”期间,东北三省很多地方由于纬度偏北,气温都普遍很低。更靠北的黑龙江,很多地方的最低气温大约在零下20℃到零下25℃,白天的最高气温也在零下10℃左右,非常寒冷。特别是南方的朋友去北方,需要做好充分的保暖准备,带足衣物。如果去雪乡、看冰灯或是滑雪,需要提前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对天气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遇到较强冷空气,需要及时调整外出安排。此外,在景区如果遇到强降雪天气,要尽量避免滑雪、登山等运动。因为下雪时能见度较差、气温也很低,在遇到强风天气时还可能出现风吹雪现象,使能见度更低,容易造成伤害。滑雪时,对于裸露在外的皮肤也需要充分保暖,戴好帽子、手套、口罩,滑雪镜,防治冻伤。

春节体验反季节旅行:气候适宜体感舒适 强天气发生概率较小

主持人:刚刚王首席介绍了气象因素对于春节期间出行的影响,由于春节天气寒冷,有哪些地方气候温暖,适合一家人一起旅行,唐老师您能给我们推荐一下吗?

唐承财:在国内,南方沿海地区如海南、珠三角、闽南地区在春节期间的气候和温度是比较适合出游的。但像三亚,在春节期间可能会人满为患,类似这样人多拥挤的地方,可以考虑适当规避。

近几年,有不少朋友也会选择在春节期间出国旅游,如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等地区是非常适合在春节期间旅游的。东南亚地区如菲律宾、马来西亚都是性价比很高的出游选择地,但由于部分地区处于正开发的阶段,因此,大家在去这些地方的时候也要考虑安全因素,尽量选择跟旅行团出游。

主持人:刚才唐老师说了这么多适合春节出行的地方,从气候特点的角度来讲讲,为什么这些地区适合春节期间出游呢?

王静:从人体的旅游舒适度和天气气候的角度来讲,我也推荐去这些地方。泰国、越南等中南半岛地区,属于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从国内出发去这些国家旅游,是从一个相对冷的地区到达热的地区的过程,属于反季节旅行,大家可以脱去冬装换上夏装,能体验不一样的感觉,并且现在是当地一年中降雨相对较少的时间,对交通出行比较有利。而澳洲、新西兰处在南半球,现在正是夏季,同时又是海洋性气候,气温适宜,强天气发生的概率较小,同样属于旅游舒适度非常高的地方。但当地紫外线比较的强,去这些地方旅游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

生态旅游成为新概念: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雾-霾天出游更适宜

主持人:近几年,生态旅游成为越来越火的名词,每年我国都会增加新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那么什么样的旅游才算是生态旅游?它与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有什么关系?

唐承财:对于生态旅游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将生态旅游视为一种旅游产品,例如森林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湿地生态旅游、观鸟生态旅游等。这些旅游景点属于保护比较完整,自然及生态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还有一类是文化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方,像典型的传统村落或少数民族区,如贵州的千户苗寨。第二种是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的发展理念。这种理念一是突出社区参与旅游,与旅游的扶贫相关联。开发旅游活动能促进当地居民增收致富、摆脱贫困,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二是强调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会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科学知识普及。四是强调了游客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责任感。

近几年生态旅游在我国越来越火,那么对于生态旅游地来说,共同的特点是拥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丰富的植物,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此外空气质量好,与它附近的城市相比,生态旅游地的负氧离子含量更高。这些优越的自然因素有助于游客进行康体疗养,释放工作压力,治疗亚健康。

我认为选择生态旅游是非常合适的。生态旅游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旅行途中游客要履行保护大自然的责任,选择一种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有保护功能的旅游产品,对于人类生产活动是一种救赎,对于当地是一种保护与发展,对于游客来说也是自我情操的陶冶。公众可以根据出游的时间和距离选择生态旅游的地点,如果出行时间较短,周边的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地都是不错的选择。

主持人:从天气气候角度来说,我们该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是否达到生态旅游的标准?

王静:天气气候对于孕育生态旅游、生态资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温和的气候特征、充沛的降水等天气气候条件,都或多或少影响一个地方的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质旅游资源和景观等。冬半年,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在冷空气活动不频繁的时段,大气的流动性较差,大气中污染物颗粒不容易扩散,因此容易出现霾等空气质量较差的天气,从公众健康等角度不太满足生态旅游的标准。而像昆明等西南地区的城市,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充沛、孕育了当地丰富的湖泊资源、高地森林覆盖率;从温度和湿度的配比上,对人体的舒适感也更强一些,四季如春。这些地方对于春节出行,不管在景致还是人体的舒适度方面都符合大家对于生态旅游的要求。

主持人:针对春节出行,气象部门都开展了哪些针对性的服务?

王静:春运和春节期间,公众对于交通出行、公众健康、空气质量等都有比较大的需求,而春运对于气象部门也是非常重要的保障阶段,从国家级到省、市、县各级气象部门都开展了周密的工作,中国气象局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服务保障。一是加强实时天气的监测以及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尤其是针对春运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雨雪、冰冻、大风等强天气,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等服务保障。二是加强同相关部门的预警服务和应急联动工作。针对春运期间可能会出现的降温、雨雪天气,气象部门会及时为交通、农业、林业、电力等部门发布专报或预警推送,完善信息共享和联系沟通机制。三是加强气象信息的发布工作。与广电、通信运营商建立并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全网快速发布机制,提高信息发布覆盖面和及时性,保障公众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终端等多种媒体能及时获取气象服务信息。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专家,今天的访谈非常涨知识,也衷心祝愿以后气象旅游两部门的合作能更加紧密,更好的为公众旅游出行服务。

点击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