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服务】黑龙江齐齐哈尔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新模式 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路
黑龙江政务服务网 2017-08-24
齐齐哈尔市积极探索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推动受理与审批、审批与勘察、审批与监督“三分离”,实现了政务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口收费、一网通办”的一体化目标,政务服务由“一站式”升级到“一窗式”,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又一次质的飞跃,政府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审批服务效率大幅度提高,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便捷。自2016年12月试运行以来,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服务时限由200个工作日压缩至95个工作日,压缩幅度为52.5%;企业投资类项目审批服务时限初步由现行的162个工作日压缩至57个工作日,压缩幅度为64.8%;公民类审批事项下沉区街办理达到80%;审批服务事项100%网上运行、90%实现网上办理。
一、由“多窗”变“单窗”,实现前台“一窗收件、统一出件”。在市政务中心服务大厅分设前台“一窗式”综合受理区、后台分类审批区、综合出件区和业务咨询区。改“依部门设窗口”模式为一个“综合窗口”统一受理,由各行政审批部门将“业务受理权”委托给“一窗式”受理中心,实现受理权与审批权相分离。后台审批区按照规定的时限将办件传送到综合出件区,由综合出件区设专窗统一出件,并提供预约领证或快递送证上门等服务。改革后,市政务服务中心从原来192个窗口,大幅压减为16个统一收件窗口和2个统一出件窗口,从原来的1个窗口只可受理单一部门的许可审批事项转变为1个窗口可以受理多部门的所有许可审批事项,有效解决了以往窗口设置多、职能单一、忙闲不均、业务量严重失衡的问题,降低了行政成本,使前台窗口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审批服务人员相应从213人减少至168人,精减20%。同时制定“一窗式”政务服务工作规程,明确受理—收件—传送—审批—办结—出件,全封闭流转程序,遏制事项体外循环。改革后,入驻部门负责决策和执行,政务服务中心负责管理和监督,两者互相分离、相互制约、分工协调,解决了审批过程各环节权力和利益一体化问题。
二、由“多表”变“一表”,推行清单式、规范化受理和审批模式。打破过去当事人从申报到审批需要在每个窗口重复填写多个表单的办事模式,变当事人只需填写一张表,适用全流程;受理窗口则依照受理清单审查申请材料,符合规定要求的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单》,不符合的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通过制定审批工作细则,逐项细化和规范审查环节、审查内容、审查标准、审查要点、注意事项及不当行为需承担的后果等,对审批裁量权作了严格规范。同时启动远程审批,在市政务中心服务大厅设置可视互动系统,凡涉及受理非常驻部门业务咨询时,办事群众和企业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业务咨询系统,直接连通所要咨询部门,实现面对面的问题咨询与解答和文件资料传输。改革后,在业务受理上实行标准化“流水线”作业,改变了以往入驻部门办事流程不统一、审批所需材料要求不统一的状况,避免办事群众因为不同受理审批人员自由裁量、要求各异而无所适从的现象。
三、由“线下”服务变“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各方资源并轨运行。运用“政务淘宝”思维,以事项为入口,从办事人角度编制受理清单和图表版办事指南,建立完善市、区、街办事大厅(社区代办)及政府网站、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入口,实现与邮政快递、在线支付等社会应用结合,加快推动审批服务网上运行,打造O2O的电子商务模式,推动网上大厅、移动大厅与实体政务大厅的并轨运行,在线受理全天开通。改革后,实现了应用系统与省政务云平台无缝对接,使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信息申请、电子材料和审批结果实时共享互认。运行以来,截至2017年8月17日,全市共受理许可审批服务事项42600件,办结率达99.62%;其中网上受理20929件,占受理事项总数49.1%,办结率达99.78%。
四、由“市级集中”变“区街分担”,构建“大一窗”服务体系。积极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以市级平台设计为原型,实现平台的下延及系统功能复用,改“市级集中”为“区街分担”,对业务量大的公民类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由各审批部门委托区街办理,实现“多点办理”,办事群众可选择网点就近办理。以龙沙、建华、铁锋三个中心城区为试点,承接下沉事项,参照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行综合受理模式,探索开展“同城通办”业务,实现多级应用向区(市分厅)政务服务平台和街道(乡镇)系统拓展延伸。在平台设计上,统筹考虑了基于公民身份证号码的全网互认的群众办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建立起业务协同流转模式,打破事项在区域、层级中的限制,加强业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互认共享,形成全市业务互联、数据互通、同城通办、异地可办的“大一窗”服务体系。改革后在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服务领域实现同城通办、异地可办,目前已经有超过90%的公民类审批事项在区街受理,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