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答记者问

新华社 2017-04-16

筑牢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15日是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的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生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久稳定,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守住生态安全基本底线

问:国家生态安全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答:国家生态安全主要指一国具有支撑国家生存发展的较为完整、不受威胁的生态系统,以及应对内外重大生态问题的能力。

我国的生态安全政策重点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必须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功能性,确保国家或区域具备保障人类生存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这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基本目标,是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二是必须处理好涉及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包括妥善处理好国内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生态承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突发环境事件问题,这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着力点,是最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问题。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争取合理的发展空间。

维护生态安全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必须守住的基本底线。在维护生态安全工作中,必须从应对最困难的情况出发,提高抵御极端风险和应对紧急状态能力,坚决守住底线,确保不发生重大危机。

我国环境问题呈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

问:当前我国生态安全面临哪些挑战?

答:一是自然生态空间过度挤压,草原超载过牧现象较严重,湿地开垦、淤积、污染、缺水等问题较突出,近海生态恶化趋势尚未得到全面遏制。

二是土地沙化、退化及水土流失不容忽视,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95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因农田过度利用导致土层变薄、酸化、次生盐渍化加重和有机质流失的情况分布较广。

三是水资源短缺,海河、黄河和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在70%以上,一些地方河流开发利用已接近甚至超出水环境承载能力。

四是生物多样性面临挑战,我国约20%的脊椎动物(不含海洋鱼类)和10%的高等植物面临威胁,外来物种入侵事件频繁发生。

五是城乡人居环境严峻,一些城市空气质量超标,部分区域灰霾污染频发,部分地区城乡饮用水水源存在安全隐患,土壤点位超标率较高。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时期,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逐渐出现和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并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但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居民消费方式逐步转变,人口增长、能源消费和资源消耗增长等均有望逐步放缓,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将逐步进入拐点,这为改善生态状况、维护生态安全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建立健全维护生态安全制度体系

问: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必须充分认识维护生态安全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建立健全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切实维护我国生态系统稳定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是继续强化国土空间和资源开发管制。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工业绿色发展战略。

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财税制度。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对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的予以严肃追责。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和资源税费改革,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探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三是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林草植被保护与建设。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强化自然海岸线保护,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加强极小种群、重要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和恢复,严格重要种质资源、珍稀濒危野生生物资源进出口管理。

四是推进重点环境问题治理。强化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实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严控多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完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加大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力度。

五是加强生态安全监测与研判。探索建立生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多级联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网络。

六是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完善“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合作机制。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格局。加强“走出去”项目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合作共赢。(记者 安蓓)

相关新闻

点击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