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民心工程暖民心——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发现典型经验做法之三
新华社 2017-02-06
新华社拉萨2月5日电 午饭过后,65岁的老阿妈白珍晒着高原暖阳,摇着转经筒,舒舒服服地享受着晚年生活。而两年前的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能过上这么惬意的生活。
白珍老人是西藏山南市曲德沃村群众,无儿无女的她,过去曾一度寄人篱下。2015年7月,乃东区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白珍老人和乃东区200余名五保老人一起住了进来,过上了吃穿不愁的日子。
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是山南市正在实施的“十大民心工程”的内容之一。在2016年开展的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中,山南市实施“十大民心工程”保障改善民生,被认为是典型经验做法。
山南市着力推行的“十大民心工程”,包括教育优先、卫生提质、社保提标、扶残助孤、幸福养老、脱贫攻坚、安居保障、失地保障、文化惠民、平安山南等。“山南坚持将市县两级70%以上的财力投向民生领域。”山南市常务副市长王友华表示,“十三五”期间,山南将整合37亿元,全力打造民心工程。
“党的政策好,为孩子治病花费近13万元,基本全给报销了。”山南市下水乡措杰村群众洛桑平措不无激动地说。2016年,洛桑平措的儿子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手术开销一度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
洛桑平措家是山南市完善医疗救助保障机制的众多受益家庭之一。在西藏自治区各项医疗保障政策的基础上,山南市又设立了高达1000万元的大病救助基金。“一名患病群众最高可享受39万元的医疗救助。”山南市卫计委主任桑杰群培表示,“医疗政策兜底,就是要彻底杜绝‘因病致贫’现象。”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山南市因地制宜“一乡一策”,规划373个产业扶贫项目,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13%以上。干部职工结对帮扶3.7万名贫困对象、“市对县、县区对乡镇、乡镇社区对村居”援藏扶贫帮扶协作机制基本形成。目前,山南市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过半,3县区率先达到摘帽标准。
在脱贫攻坚及全面建成小康道路上,山南市始终将完善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摆在重要位置:大幅提高养老补贴、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补助,以及残疾人生活补贴;建成儿童福利院和特殊教育学校,孤儿集中收养率达100%;在15年免费义务教育“三包”政策基础上,山南籍贫困大学生还可享受8千元至2万元不等的资助。
“孩子考上大学后,干部就到家登记了银行卡号,要给补助。”山南市昌珠镇群众拉珠说,“从小学到高中,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住宿费都由国家包了,这样的政策,老一辈人听都没听说过。”(记者 张宸 王沁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