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负责人:休闲渔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经济日报 2016-12-30
休闲渔业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需求的一种新型产业,顺应了渔业转型升级方向,有助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围绕着休闲渔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记者日前采访了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
记者:当前提出发展休闲渔业有什么背景?
张显良:现代渔业强调的是渔业的多功能性和发展目标的多元化。发展休闲渔业,是对传统渔业功能的拓展,有助于在满足“吃”的需求之外,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多样的文化、旅游、休闲、体验等消费需求。现代渔业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赢。发展休闲渔业,有助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实现渔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教育等领域的有机融合,培育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发展休闲渔业,建设美丽渔村,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有效地为捕捞转产、养殖转型提供出路,缓解过度捕捞、养殖给资源、环境和质量安全带来的压力。
发展休闲渔业还为渔业扶贫工作提供了一条新路径。相对来说,贫困地区往往由于工业不发达,资源环境破坏得少,青山绿水正是现在旅游开发的热点资源。发展休闲渔业,不但可以丰富旅游开发项目,拉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还可以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记者:当前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状况如何?
张显良:目前我国休闲渔业整体呈现出速度加快、内容丰富、产业融合、领域拓展的良好势头。
首先是规模提升和效益提升。2015年全国休闲渔业主体达到3.8万家,接待人数超过1.2亿人次,其中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已有近500家。2015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超过500亿元,比2010年增长230%,年均增长近20%,是渔业各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休闲渔业在渔业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10年的1.6%提高到2015年的3.2%,整整翻了一番。
在品牌提升和管理方面,山东省的“渔夫垂钓”“渔业公园”,福建省的“水乡渔村”,吉林省查干湖冬捕,宁波象山开渔节,江苏、湖北、安徽等省的龙虾节,广西龟鳖节等等,一大批休闲渔业的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已经树立,并已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农业部还出台了《关于促进休闲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很多省市或者单独制定,或者与其他部门协调配合,制定了休闲渔业相关领域的管理规章和相关标准,有的还出台了专门的休闲渔业发展规划。
记者: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推动休闲渔业发展?
张显良:休闲渔业是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之一。今后将制定合理政策,引导和培训传统捕捞、养殖渔民转向从事休闲渔业,把过剩的、不可持续的捕捞力量转出来,把不节约、不绿色环保的养殖资源转过来,缓解渔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强化休闲渔业生产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以捕捞及生态养殖水域为景观,深刻挖掘渔业文化资源,推进渔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扶贫、科普、资讯的深度融合,通过融合发展融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形成休闲渔业吃、住、行、游、教、购的综合发展格局。要积极发展垂钓、水族观赏、渔事体验、科普教育等多种休闲业态,引导带动钓具、水族器材、饵料饲料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着力打造一批管理规范、服务标准、带动力好、竞争力强的休闲渔业品牌。农业部将在继续推进休闲渔业基地建设的同时,组织实施休闲渔业品牌培育的“四个一”工程,即创建一百个最美渔村、一百个有影响力的赛事节庆活动;创建1000个全国精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培训1000名休闲渔业带头人和管理人才,全面打响休闲渔业品牌。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发展休闲渔业,引导渔民参与休闲渔业利益分配,不断提高渔民的资产性、工资性收益。鼓励渔民以水面(土地)、资金、渔船入股组建合作社或者企业,通过利益共享把休闲渔业发展成为带动渔民增收的创业创新平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的重要渠道。(记者 乔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