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营改增多重发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新华社 2016-12-05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2016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建立比较完整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构建全国统一规范的增值税管理体系,是财税体制改革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通过打通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制造业企业外购服务支付的增值税可以抵扣,激发了制造业采购服务的积极性,实现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互促共进,带动了就业创业,加快了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在老工业基地辽宁省,营改增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难得契机。在沈阳鼓风机集团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记者见到年轻的技术员宫云庆正通过“沈鼓云”网络平台,监控数百家客户企业中数千台设备运转情况。通过这套系统,沈鼓集团做好已售出设备的运维服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让集团从工业服务中收获了一块效益。
与沈鼓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一样,沈鼓集团近年来先后分立了客户服务公司、工程成套公司、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等多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制造业服务化方面迈出坚实转型步伐。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在沈鼓集团的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攀升,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在江苏,从2012年10月启动试点至今年10月底,营改增纳税人由从试点初期的11万户增加到目前在管的正常户118.27万户,增长超过10倍,减税规模达到979.63亿元,减税面超99%。4年多来,除了减轻税负,营改增打通二三产业抵扣链条,激发了企业技术改造的热情,对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1.48亿元,这是江苏明佳供应链管理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交出的亮眼成绩单。谁能想到,4年前,它还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货运公司,年营业收入不到500万元。
2012年10月,江苏开始试点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由于存在11%和3%的抵扣差异,许多企业在选择运输公司时,更加倾向于选择较为大型的运输企业,以获得更高的运费抵扣。这就挤压了江苏明佳等小型运输企业的生存空间,企业运货量和利润空间下降明显。几经合计,江苏明佳主动联合宏昌、博客等3家小货运公司,全面整合客户、运力和场站资源,合四为一、抱团发展、迅速完成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及时保住了客户和业务。
“没想到4家企业抱团发展后,形成了资源聚合效应和规模虹吸效应,不但降低了运营成本,业务量也有了明显上升。”明佳老总赖建明介绍,“合并当年,我们的营业收入就大大超过了原来4家公司的总和,2015年更是首次突破了亿元大关,几乎是合并前的5倍。而按照前三季度的增长态势,预计2016年营业收入很有希望突破2亿元大关。”
有了营改增的减税支持,江苏明佳在购置新车、拓展业务方面也更有底气了。近两年,企业购入了多辆新车,并积极进军“互联网+”运输领域,成立了无锡首个以“信用度”为评价标准的智能物流平台,以“线上”方式完善智能物流配送体系,实现货运车辆与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的信息互联,促进人员、货源、车源的高效匹配。目前,江苏明佳通过该平台已整合拥有360条运输专线、注册会员1.8万户。
随着税收制度和管理方式的进一步成熟完善,市场资源配置在不断优化,这助推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也将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记者 郁琼源 王炳坤 潘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