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入篮”:中国与世界的双赢
新华社 2016-10-04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10月1日起,纳入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新货币篮子正式生效,人民币权重为10.92%位列第三。
人民币从此跻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的国际储备货币和“可自由使用货币”俱乐部,这是中国与世界的双赢。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指出,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金融业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IMF总裁拉加德说,这反映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断上升的地位,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强劲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加入SDR可以增强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扩大人民币使用,减少中国企业从事外贸、跨境投资面临的汇率风险。”中信银行国际业务运营中心筹备组组长邵传华说,下一步应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继续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和领域,在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虽然SDR主要用于IMF成员国与IMF以及国际金融组织等官方机构之间的交易,但人民币“入篮”最终会给普通百姓带来便利和好处。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说,人民币“入篮”后将逐步成为国际结算货币,自由兑换程度逐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将逐步双向开放。这些不仅使得居民海外购物、投资可以逐步实现用人民币结算,而且可以帮助有需要的居民合理配置海外资产,形成资产多元化配置。
从事海外保险、不动产、基金等投资业务的恒海财务总经理李骁说,这两年中国居民海外资产配置意识提高,相关行业快速发展。人民币“入篮”后,会让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和投资者有更全球化的视野、更多金融工具的选择,更方便地以人民币进行海外资产配置,规划家庭财富。
人民币“入篮”,对中国金融业进一步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人民币“入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要求中国金融市场能够提供大量多样化、流动性较高的金融资产,以吸引境外投资者。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品种和期限都存在不足,特别是需要形成稳定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情况是由市场决定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需要做好国内的金融、财税改革和市场建设。”
对世界而言,人民币打破“天花板”,跻身传统“精英储备货币俱乐部”,也是划时代的重大进展。
长期以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过于依赖单一国家货币承担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使全球经济治理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蔓延、迟迟难以复苏的重要原因之一。完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国际社会紧迫的需求,扩大SDR作用是眼前现实的选择。
正如拉加德所说,人民币“入篮”让SDR的构成更全面地反映当今世界货币和全球经济,意味着IMF以及其他机构将在金融业务中使用人民币。
“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意味着人民币将在世界范围内行使货币功能,可以分散过度依赖美元产生的系统性风险。”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指出。
展望未来,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塔米姆·巴尤米指出,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流动性充足的以SDR计价的金融市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使用SDR,SDR也有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 刘铮 姜琳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