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育新动力 去年146个国家高新区营收25.37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16-07-25

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4.08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利润总额和实缴税费分别增长12.3%和9.6%;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6.8%……

来自我国首个高新区——北京中关村的这组数据,折射出国家高新区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建设国家高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正如科技部高新司司长秦勇所言,20多年来,国家高新区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科技创新资源迅速聚集、科技企业快速成长、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了标志性引领作用,成为我国依靠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

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

培养引进“千人计划”专家29人、专利申请及授权量年均增长28%以上,动力装备、声学光电等主导产业蒸蒸日上,3D打印、测绘地理信息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今年1—5月份,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0.9亿元、同比增长12.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7%……走进位于三线城市的潍坊高新区,处处感受到创新驱动这一发展新引擎的强劲动力。

截至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区达到146家。他们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创新要素聚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载体。2015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达4521.6亿元,占全国企业的31.8%,全部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162.3件,是全国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5倍。

创新创业活跃,形成支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群体。“天使投资+合伙人制+股权众筹”模式正在成为我国的重要创业模式,创业“新四军”日益成为创业主群体,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新区的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据统计,国家高新区集聚了31160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高企数量的40.9%;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0633家,超100亿元的企业362家,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2015年146家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25.37万亿元,“十二五”期间实现年均增长17.4%; 3个高新区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63个高新区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10家高新区增速在20%以上;42家高新区GDP占所在城市GDP比重超过20%。

引领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

在河北省率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每年为20多家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贷款上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科技型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率先开展投贷联动;成立行政审批局,把分散在9个部门的151项审批职责全部划转到行政审批局,21枚公章变成1枚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了“一枚公章审批”……石家庄高新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先行先试”,是全国高新区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改革“两个轮子一起转”的缩影。

20多年来,国家高新区围绕激励创新创业全面深化改革,引领了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

在科技和经济结合、科技和金融融合、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人才聚集、新型创新组织发育、产城融合、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集聚了一批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和园区运营机构,合力营造创新创业生态;

探索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新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投融资体系。“6+4”“新四条”“黄金十条”“科技新九条”等“科技新政”,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科技生产力;

进一步深化“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创业企业注册手续,创新管理体制和社会治理模式,积极向产业组织者转变……

上述改革举措不仅极大释放了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创业活力,也为全国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努力实现“四个率先”

据秦勇介绍,到2020年国家高新区的主要使命是: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创造能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基本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范式,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四个率先”——

率先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高度活力的新型产业体系。率先形成经济、科技、生态有机统一,绿色、协调、共享的科技社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新型社会治理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从业人员人均GDP率先达到小康社会水平。率先形成全球链接辐射广泛深入的国际化发展平台。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园区,基本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和节点。

那么,如何实现“四个率先”?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给出的答案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盲目追求速度、规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中心,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优化科技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创新创业生态,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以“双引擎”助力“双中高”,推动产业集群向新型产业生态升级,提高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集聚辐射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实现经济、科技、社会、生态和谐统一。

相关新闻

点击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