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个民生红包,赶紧收好!

经济日报 2016-07-08

今年上半年,好消息爆棚。养老、社保、就医、居住证制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年中啦,小编为你盘点了民生领域十大红包,这些都关系到你我的切身利益,一定要看哟!

01 “黑户”问题有望解决!超生等8类人员可正常罗湖

今年1月份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明确了无户口人员落户的总体方案。

《意见》将无户口人员分为了8类,分别是: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户口人员,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无户口人员,未办理收养手续的事实收养无户口人员,被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户口被注销人员等。

随后,各地的细则陆续出炉。已有重庆、甘肃、吉林、黑龙江、广东、广西、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江苏、青海、江西等13个。省份出台了无户口人员落户的具体实施办法。目前,不少无户口人员已经圆了“户口梦”。今年前5个月,全国公安机关共摸排无户口人员109万余人,为74.6万无户口人员办理了户口登记。

02 医保全国漫游预计2017年基本实现

二孩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选择奔赴子女居住地为其带孩子,这类老人不可避免面临“跨省就医”和“异地医保报销”的问题。据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我国目前约有1.7亿左右的流动人口,“跨省就医”因此成为大众关注的社会问题。

4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将会继续推进基本医保的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对此,人社部提出“三步走”的思路,一是实行市级统筹。目前,市级统筹已经基本实现。二是解决省内异地就医的问题。现在已经有30个省市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其中有27个省市能够实现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三是解决跨省异地就医的问题。在2016年要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到2017年能够基本实现符合转诊条件的参保人员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

03 居住证制度将落实,“漂一族”终安定

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就包括推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等问题进行了回应。2016年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将拓宽落户通道,督促各个地区特别是主要城市,即外来人口聚集地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宽松的户口迁移政策。加快实施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全面实施财政资金、建设资金、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三挂钩”政策。

居住证制度有变化吗?

国务院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之后,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今年我国将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但设定居住证制度很重要的前提是“不能设前提条件”。徐林表示。

04 养老金十二连调,钱包更鼓了

人社部、财政部4 月印发《关于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6.5%左右。

此次养老金调整,意味着自2005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12年调整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同时,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首次同步调整养老待遇。

在实际调整中,将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三结合”的办法。至少三类退休职工群体将在此次调整中明显受益:①缴费年限长的退休职工;②艰苦边远地区退休职工;③高龄退休职工。

05 做强国货,百姓选择更多

去日本抢购马桶盖、赴德国抢购厨具以及不断兴起的海淘热潮,让“国货”越来越尴尬。

国办4月印发的《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指出,以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玩具、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厨具、家具等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消费品为重点,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供给质量不高,造就了规模庞大的海淘市场,极大地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蒋家东说,以这些消费品为重点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有的放矢地开展质量与品牌提升,切实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质量获得感,最终带动内需的有效增长。

06 明年盐价放开,普通食盐价格或下降

国务院5月公布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从2018年1月1日开始,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可依照新的规定申请许可,根据许可范围从事相应的经营活动。对于新一轮的盐业改革,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价格。

中国盐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占京说:“在放开价格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食盐价格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也不会降太多。与其他调味品相比,食盐价格本就不高,目前每袋普通食盐零售均价(500克)只有2元。”另外,新产品、特别是高端食盐产品供给增加,也是此轮市场化改革为消费者带来的福利。

07 保障困境儿童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6月发布。按照《意见》,由于家庭困难,重病、重残儿童在治疗上的费用将会得到更大的报销比例和更高的封顶线。

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儿童听力障碍语言训练项目今后也属于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无需全部自行承担治疗费用。《意见》还明确指出,贫困的残障儿童将享受包括高中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并将建立残疾儿童跟班就读体系,残障儿童进入普通班读书可得到政府保障。

08 家庭医生来了,看病越来越方便

家庭医生曾被视为“高档生活方式”,而今正逐步走入百姓家。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与居民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七部委的联合发文希望促使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促进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  居民签约后能得到哪些服务和优惠?  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

此外,签约服务会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增强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和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有效利用。

09 住房租赁新政出台,再也不用担心房东乱涨租金

国务院6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和租赁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实现城镇居民住有所居的目标。

《意见》在保护承租人合法权益方面,提出要明确出租人的义务。推行住房租赁合同示范文本,规范房屋出租行为。出租人提供的住房和室内设施要符合相关政策要求。在租赁合同期限内,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解除合同,不得单方面提高租金,不得随意克扣押金等。

10 重拳出击,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国办6月印发的《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从健全法规标准入手,突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违法严惩,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监管体制,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专家认为,工作安排全面部署了今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针对当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工作安排》提出,持续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等重点产品的监管,着力整治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突出问题。加强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

相关新闻

点击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