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 | 【科技创新问央企】炫科技之高铁机车

央广网 2016-06-14

00:00

央广网北京6月1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每天都有1600多组高铁列车驰骋在祖国大地上,其中超过一半由中车四方研制生产。从最初的200公里时速,到跑出486.1公里时速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从东部沿海,到西部高原,高速动车组列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拉近了时空的距离。

2004年,中车四方引进了时速2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以此为起点开启了高速动车组的研制之路。在引进高之初,四方股份就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两条腿”走路,把握创新的主动权,为此,还提出“1比7”的投资理念,即花一块钱引进技术,就要配套投入7块钱进行自主创新。

中车四方副总工程师吴冬华:在当今的潮流下,你不创新就意味着你的落后和挨打,无论是从外部还是从内部来说,创新都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随后几年里,中车四方的“高速动车”越开越快,抗风沙动车组、永磁高速动车组、出口型动车组等一系列新型尖端高速列车,为中国高铁技术的进步输送源源不断的能量。2010年12月3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H380A高速动车组贴地“飞行”,跑出了486.1km/h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中车四方首席技师周勇告诉记者,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不但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还赢得了国外同行的尊重。

周勇:去年我们去北欧技术交流的时候,他们会说中文了,我觉得我们国家在技术上一种创新,技术上能力的一种体现得到了国外的一种认可,这种认可产生了对我们的一种尊重。

中车四方的创新之路并不孤单,通过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聚合行业内创新资源,形成了“倍数效应”,像CRH380A的研制,就汇集了国内50多家企业、3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

中车四方产品研发部主任林鹏:我们的创新不是四方一个人在创新,而是我们结合了全中国顶级的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的兄弟单位,大家在一起进行创新。

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中国高铁,如今已成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代表。

中车四方首席技术专家丁叁叁:对中国高铁现在我的感觉,不管别人怎么说,没有人能忽略它,也没有人能轻视它。从走出去的战略上讲,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事做好,我想这是迟早的事。

中车四方股份总工程师梁建英:无论在战略上,还是方向上,技术创新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是不会变的。我们所要应对的不仅仅是国内的竞争,实际上更应该看到面向全球你的竞争实力在哪里?我们不可能停下来脚步。

相关新闻

点击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