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如何“四两拨千斤”
人民日报 2016-06-14
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需要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从创造平等投资机会、创新投资运营机制、完善价格管理和政府补贴机制等方面入手,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进入,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记者近日跟随国务院督查组赴广东、重庆、福建、四川等省(市),发现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完善政策措施,有力引导带动了民间资本投向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但也有一些地方、一些领域还需进一步落实政策、完善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
PPP在一些地方遇阻,具体保障机制亟须落实和完善
在公共服务领域,国家鼓励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以政府资金撬动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在督查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一些PPP项目中,有的民间资本想进却进不去,有的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民营企业投资收益,导致民间资本持币观望。
四川远舰建设集团董事长杨远见反映,有的地方PPP项目就是为国有企业量身定做,有的甚至直接拒绝民企参与。加之国企贷款容易,竞争力更强。在PPP项目申请方面,民企压根不是对手。希望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政府采取更有力措施引导民企参与。
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反映,公共服务领域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如果没有合理的价格管理、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即使政策、资金到位,民企也会担心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不敢贸然进去。有些地方PPP模式机制设计和创新停滞不前,配套激励措施还未出台,影响了民企投入的热情。
在山西东杰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公司新一代立体车库,董事长姚长杰介绍,立体停车库的研发,可有效解决城市停车难,适合在新型城市建设中广泛推广。国家大力推进PPP项目,对他们这类服务于城市规划交通的企业是利好。虽然东杰智能获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成功融资,并拿到近200家停车场改建项目的优先权,但想参与立体停车PPP项目却遇阻。姚长杰说:“企业一不缺钱、二不缺技术,缺的就是各个职能部门协调解决问题。现在从立项、规划、土地、消防等都需要企业多头跑。有的地方不愿意拿出土地资源,也没有相关支持配套措施,民间资本怎么敢投?”
也有些地方积极创新,先人一步并取得初步成效。湖南省围绕调动民间投资参与PPP项目积极性,增强投资吸引力,出台了《扩大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领域建设投融资指南》。省财政厅确定3批省级PPP示范项目199个,涵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医疗卫生、旅游、教育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总投资3109亿元,前2批82个项目中,已有63个项目与社会资本签约,签约率达76.8%。政府有关部门从项目前期费、建设补贴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和引导,探索创新信贷服务,利用工程供水、供热、发电、污水垃圾处理等预期收益质押贷款。既支持了项目的建设运营,使民企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又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
让政策实惠真落地,让民间资本动起来
随着国家不断完善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有关法规政策,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民间资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但督查发现,有些地方参与建设的民营企业在某些方面无法享受公平的优惠政策,无法得到公平竞争的环境,难以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在引导投资方面,政府要多为民营企业考虑。”成都硅宝科技公司董事长王跃林说,目前政府的投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比如在很多投资项目招标时设立限制,要求参与的企业必须有30年以上资质。这种限制就是“隐形门”,把民企挡在门外。
四川安和水利水电公司董事长周跃飞建议,政府引导投资可以采用清单管理模式,清单以外的投资领域,不再对民企设门槛,给民企稳定的市场预期,形成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
督查发现,好政策落地,真实惠到位,民间资本就能够实实在在地“动”起来。浙江省设立政府产业基金引导民间投资,截至2016年3月底,各级政府产业基金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市场化子基金140只,总规模884亿元,其中社会资本出资711亿元,投资实体企业(项目)895个,投资总额756亿元。在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中,全省民间投资项目达117个、基金额度106亿元,拉动项目总投资1597亿元。这些措施有力地支持了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增强民间投资信心
在投融资机制的探索中,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因项目而创新,增强民间投资信心,引领大量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建设。
在广东,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的热度升温,这得益于当地政府大胆创新,拿出真金白银引导社会投资。目前,广东省级财政出资419.15亿元,设立23项政策性基金,引入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公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装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等产业发展,以及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发展、低碳节能等领域。
在辽宁,为了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吸引社会资本支持初创期和早中期创新型企业发展,沈阳市政府出资设立了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政府以参股形式为企业提供3000万—5000万元的基金支持,对单个创业投资企业的参股比例不超过其注册资本或承诺出资额的30%,助力企业成长壮大。截至目前,已经设立引导基金17只,撬动民间资本170亿元。
在重庆,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项目特点、不同类别投资人的风险偏好,设计各试点领域项目盈利机制、政府资源补充机制和价格改革调整机制,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政府投入做到心中有数、防范风险,也明晰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增强了吸引力。在开放散货码头、油码头和危化品码头等领域,民营主体在港口经营中占到2/3;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投资参股、委托代建等参与城市棚户区改造,鼓励民企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和自有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各地结合实际,竞相创新投融资机制,一批批重要建设项目落地开花,频现亮点。在湖北,省财政的投资引导基金出资4.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19.3亿元;在福建,养老产业投资基金投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养老综合体建设、养老产品开发等领域;在江西,民间资本参与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设立第一只市场化运作的省级铁路产业基金——兴铁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达276亿元,其中政府引导资金60亿元,社会私募资本216亿元,真正发挥了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