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成本:打通“最后一公里”是关键
人民日报 2016-06-11
6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5月份的物价指数。其中,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尽管环比上涨0.5%,但相比于去年同期仍然下降2.8%。在此背景下,如何“降成本”对于广大企业的生存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专家指出,产品售价与企业成本的价差为利润,适当的利润空间不仅是维系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市场条件,更是激发企业家活力和创造力的一大源泉。当前,尽管各方面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都做了不少努力,但降成本措施传导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存在,亟待合力打通。
五类成本亟须降
不久前,本报多路记者在对两省四市的53 家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后发现,尽管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等一系列帮助企业“降成本”的举措实实在在地减轻了企业负担,但企业经营中仍有一些领域的成本压力较为突出。
具体来看,这些成本大体可归为5类:一是企业在适应政府各项规章、制度或政策时所产生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企业在与部分特许经营行业打交道时额外负担加重,进而付出的垄断成本;三是企业在获取资金时所面临的“钱紧”、“钱贵”等融资成本;四是企业工资支出增长过快所形成的用工成本;五是企业在进行创新时由于知识产权利用困难或无力维护等现象引发的创新成本。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在接收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成本提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推动“降成本”时需辨别哪些属于符合发展规律的成本,哪些属于不合理成本。
“以融资成本为例,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一般会倾向于大企业、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如果差异不是市场机制下自然形成的,就需要加以改革了。比如,我们可以一方面鼓励国有银行增强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缩小融资成本的不合理差异。”刘小川表示。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杰看来,对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来说,成本过高将对其出口竞争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妥善解决,将造成中国传统制造业过快、过早地丧失出口竞争优势,在出口方面的经济增长动力也会面临极大挑战。此外,成本过高也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政策落实要到位
对于一个普通的人体细胞而言,为其直接提供养分的往往不是大动脉,而是细密分布的毛细血管。同样的道理,作为经济细胞的企业能否获得“降成本”的改革红利,关键还在于“降成本”措施能否冲破“最后一公里”的束缚。
专家指出,政策执行难、执行慢、落实不到位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加强政策落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有赖于行政管理流程的进一步优化。“事实上,基层政府工作人员需要等上级政府的文件下达后才能准备执行,而文件的层层传达必然有一个周期,这就导致了政策从决策到行动的滞后。显然,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流程才是问题的症结。”刘小川表示,要想提高政策落实的速度和准确度,关键在于变传统的“层层传达”为“法规执行”,即决策者的政策以法律和政府规章的形式向全社会公布,各级政府同时获悉并依法执行。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还应该注重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与此同时,如何帮助企业参与科研、寻找和培养人才、降低融资成本都应该成为简政放权的升级版,同样也是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方式方法。
除了优化行政流程,利用好最新的技术手段也非常重要。举例来说,芒果从海南运到北京,公路常温运输的损耗可能要1/3还多,但不少商家仍然碍于冷链物流成本过高而选择常温运输。实际上,冷链物流成本高其中一个原因是运输多为单向,即干线冷藏车常有空返情况。如果政府能够牵头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通过沟通电商和寄递企业信息,便可提高冷藏车使用效率,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企业降负促转型
令人欣慰的是,供给侧改革中“降成本”的任务受到了广泛重视。今年以来,河北、辽宁、吉林、安徽、河南、新疆等二十多个省区,先后打出了数十记“降成本重拳”,为企业减负。
例如,江苏省针对企业用电成本过高的问题,打破单一购电模式,推动用电大户与发电企业直接购销、自主协商、市场竞价。今年全省1000多户企业可降低用电成本12亿元。再例如,重庆市将现行针对困难企业的社保缴费优惠政策,拓展到制造、采矿、建筑、餐饮等行业,同时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稳岗补贴,在保证就业率的同时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因此‘降成本’的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和转型结合起来。‘降成本’本质上是为企业减负,提高企业竞争力,如果只是为降而降,甚至是为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抬轿子’,那么就不符合以‘降成本’盘活企业,进而带动经济转型的初衷了。”刘小川提醒。
此外,也有专家强调,“降成本”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全面发力。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寿涌毅指出,不同人士往往关注不同环节的成本,比如制造企业往往关注用工成本、零售企业关注物流成本、中小企业关注财务成本等等,但消费者最关注的却只有产品价格这一个,因此只降低部分成本,显然不足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