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报 |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报告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16-04-05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江苏省人民政府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以公开发布。

一、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2015年,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5〕22号)要求,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改善依申请公开服务,拓展公开载体和渠道,增强群众公开体验,公开质量和实效明显提升,在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一)政务公开更加阳光透明。

2015年,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在继续做好原有领域信息公开基础上,将公开范围扩大到9个重点领域,公开之门打得更开,政务运行更加透明开放。

行政权力“家底”全面公布。省级层面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等“5清单1目录”,江苏成为全国首批建立权力清单的两个省份之一。省政府各部门取消下放转移行政审批事项587项,约占总数66%,取消行政权力事项3200多项,精简幅度近40%。13个省辖市、97个县(市、区)均建立并公布行政权力清单,比中央规定时间提前一年半。在全国率先启动权力清单标准化建设工作。南京市在全国率先公开了许可审批事项的受理审核标准、材料结果样本等信息,网上社会测评满意度99.77%。

财政预决算“账本”主动摊晒。2015年,首次将省级“四本”预算全部公开,首次公开“四本”预算线下平衡情况。除涉密部门外,103家省级一级部门全部公开了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并同步公开了会议费、培训费。全省市、县(市)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也全面公开。

公共资源配置“明细”如实交底。实行保障性住房政策、房源、保障对象、审批流程和分配结果“五公开”,及时公布1700多个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建设计划、开竣工情况,公开了16.78万户保障性住房分配信息。及时公开全省和13个省辖市的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在全国率先建设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向被征收人公布房屋征收决定、补偿安置政策、补助奖励政策、征收房屋调查结果、初步评估结果、补偿安置情况等信息。13个省辖市国土部门全部建立征地信息公开专栏,公开国务院批准单独选址项目、省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批复;市、县(市、区)部门及时公开征地告知书、“一书四方案”、经批准的“两公告”,做到应公开尽公开。

重大建设项目进展全程“张榜”。公布江苏省2015年重大项目220项。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实现行政审批事项、依据、条件、程序、办理期限全公开。《江苏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经修改完善后向社会发布。整合省政府采购中心与省级行政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组建实体化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八统一”运行机制,做到工程建设项目、重大建设项目基本信息、招投标及监管、工程变更和签订合同等全过程公开。全年累计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额239亿元,占省级公共资源交易总额的21%。

社会公益建设实时“在线”。出台江苏省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实施办法,及时发布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开放社会保险信息查询,全年向2000多万企业职工、1000多万城乡居民公开参保信息,占全省人口1/3以上。及时公开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孤儿等救助政策、保障标准、物价补贴等,按季发布全省、市、县(市、区)城乡低保基本情况。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全省公示特殊类型招生信息9449人次,其中保送生考生206人,自主招生录取考生1231人,省属高校综合评价录取考生937人,高水平运动队合格考生632人次,高水平艺术团合格考生492人次,高考享受照顾录取政策考生2397人,公安政法院校面试及体能测试合格考生3554人次,公示率100%。高校决算公开率100%。各高校收费项目、物资设备采购、基建工程招投标以及学生奖助学金发放、学费减免等均及时公开。开设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与监管平台,公开全省药物和医用高值耗材集中采购信息。每月公布传染病疫情,及时公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单病种及医疗机构门诊导医信息。实时发布13个省辖市AQI指数及PM2.5等6项指标,每日发布空气质量预报,每月发布全省水环境质量、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省辖市空气质量排名等情况,每季公布环保行政处罚案件和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全省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日均访问量35万人次,累计公示市场主体登记备案信息611万户,披露行政处罚信息6530条。首次公开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发布各类食品药品监督抽检信息公告56期,涉及产品12710批次、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826条,公布典型违法案例10个。

其他重点领域公开多点“突破”。依托省民政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发布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信息;在全国省级率先启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理工作,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和部门规章明确规定外,其他各类中介服务事项一律取消,向社会公布中介服务项目名称、设定依据、收费标准、办理时限等;639家慈善组织入驻江苏慈善信息平台,占全省总数的88%,集中公布财务信息、活动信息和人员机构信息。按月发布全省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公开选择国有资产评估机构和产权交易机构。推进狱务公开,在江苏监狱网公开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189份,做到一案一公布。13个省辖市和省有关部门设立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专栏,公开建议提案复文3378件。泰州、盐城市还专门建立“建议提案办理网站”,及时公开办理结果;淮安市将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编成册。

依申请公开满足率稳步“进阶”。按照“依法、服务、开放、便民”的原则,完善网上受理统一平台,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增加公开申请受理场所,方便公众申请政府信息。全省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0846件,同比下降3.3%。

从申请来源看,党政机关申请214件,社会团体申请161件,企业申请3245件,宣传媒体申请88件,科研院校申请177件,公民申请26833件(其中律师申请512件,科研人员申请309件,媒体从业人员16件),其他申请128件。

从申请渠道看,信函、当面、网络是主要申请形式,申请量分别为12696件、10778件、6966件,分别占41.2%、34.9%和22.6%。

从办理情况看,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3693件,同意公开16501件,部分公开1095件,信息需求满足率达69.9%,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不予公开1214件,占总数4%。

2015年,南通市根据相关规定收取检索费15元,并上缴国库,其他省辖市、省有关部门未收取费用。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明显增长,共受理行政复议2123件,比上年增长39.9%;行政诉讼2257件,是上年的2.2倍,其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1569件,占69.5%,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被依法纠错153件,占6.8%,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

(二)政策解读更加及时主动。

全省各级行政机关普遍将政策解读作为增进公众理解支持、促进政策落地生效的有力手段,多频次、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宣传解读,成为政府信息公开一大亮点。

政策解读跟进更“紧”。省政府完善了重大政策解读工作机制,主要负责同志接受媒体采访解读政策5次;省政府办公厅对出台的重大政策、改革举措,均及时向社会发布并组织解读,解读速率提高一倍以上。13个省辖市、20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省级部门通过新闻发布会、发表文章、接受访谈等形式,全年组织各类政策解读1500余次,有效推动了各项政策措施的传播和落实。

政策内容解读更“深”。各级行政机关从政策“拷贝”式解读,向多点挖掘政策内涵、多方深耕政策内容转变。省政府围绕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大气污染防治、改善民生六大体系建设等方面,组织政策参与制定者、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进行了8次深度解读,产生了较好社会反响,促进了政策有效实施。

解读手段运用更“活”。积极拓展新的解读方式,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影响力。协助国务院办公厅成功举办“发现双创之星”走进江苏活动,首次以大型活动为载体,诠释“双创”政策,推动“双创”发展。组织省教育厅、卫生计生委、民政厅、人社厅、物价局等10家省级部门走进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与社会救助、就业扶持、物价收费等政策热点。编印《2014年民生政策汇编》,在全省223个政务服务中心、图书馆和档案馆免费赠送公众。省金融办组织了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警示剧《钱去哪儿了》公开演出,并在全国首次发布了“2015年十大非法集资典型案例”。

(三)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快捷。

全省集中打造了一批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载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支撑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省级政务服务中心正式“亮相”。近2万平方米的省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行。53家省级机关、386项行政审批事项和43项公共服务事项进驻中心集中办理,对外实行“一窗式受理、一表制申报、一次性收费、一站式服务”,8个分中心同步开展服务,成为全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旗舰”平台。对全省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建成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平台,有力支撑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开通“江苏政务服务网”,全面开放办事大厅,为公众提供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办理查询等政务服务。

政府网站全面“刷新”。新设立江苏省政府门户网站管理中心,统筹负责网站建设管理和服务。开展全省政府网站专项整治行动,对不合格网站及时督促整改,永久关停482家,精简率10.7%;优化栏目1.5万个,更新“僵尸”栏目1.1万个;完善办事服务5.8万项,信息更新的及时性、网站内容的准确性有了较大改观,互动回应、办事功能等栏目不断完善。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一批政府部门网站受到公众广泛关注,省人力资源保障厅网站全年浏览量达到2.7亿次,政府信息公开频道访问量达到165.3万次,是上年访问量的4.5倍。

新闻发布频频“出镜”。各级行政机关提高新闻发布频率,强化发布及时性、贴近性,让政府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连连与公众“见面”。省政府全年举行新闻发布活动45场,其中新闻发布会、通气会37场,为历年最多。省级56个部门召开新闻发布活动1037场,其中省教育厅、公安厅、民政厅、人社厅、环保厅、住建厅等22个部门均超过10场。13个省辖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369场。

政务新媒体成为“新锐”。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成为信息公开一支新兴力量。全省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达11220个,其中粉丝数超过50万有30个;政务微信公众号611个。自省份政务微博竞争力排行榜推出以来,江苏连续三年排名全国榜首;在城市政务微博竞争力排名中,南京两次夺冠,苏州连续三次进入前十。“南京发布”、“江宁公安在线”、“无锡发布”、“常州车管所”、“宿迁之声”、“江苏微旅游”等一批明星微博微信位居全国前列。以“交汇点”、“我的南京”、“南京掌上公交”、“无锡交警”为代表的一批手机客户端脱颖而出,打造出更加人性化、本地化的政府形象。盐城市还专门在政府办公室成立政务微博微信工作室,在政府机构中正式“列编”。

(四)公开体验更加贴心亲民。

全省信息公开机构以满足公众需求、增强公开体验为价值追求,积极采取公众更乐于接受的方式公开信息,让信息公开更好地走进群众心里。

开展亲民式发布。省政府办公厅首次组织发布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琅琊榜”,13个省辖市、21个省级部门以网络化形式、亲民化语言,集体摊晒“成绩清单”、“问题清单”和“行动清单”;多个入口“一门式”公开,实现了报告单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便于公众集中浏览、快捷获取、有效点评,吸引22.8万网民参与。这次活动改变了政府信息公开机构的话语表达方式,成为我省重塑政府信息公开“环境和生态”的重要标志。

扩大开放式参与。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发起“代表委员,请您帮我捎句话”活动,公开征集对政府工作建言8158条,其中446条建议提交两会江苏代表团。建立重大决策信息公开、征求意见和咨询论证制度,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开并征求意见。省水利厅对全省重要水利工作部署会议开展网上直播;常州市初步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代表、专家、媒体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让公众更多参与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

提供便民化服务。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南京市实行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常州市实施建设项目“七图”联审,镇江市启动投资项目“多评合一”,无锡市探索重大项目“容缺预审”,泰州市上线运行全省首个网上审图系统等,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权力运行更加利企便民。开展国家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南通市形成了三大体系20个子体系842项服务标准,并向社会发布。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实时公开窗口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并联审批流程、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进展、代办服务指南等信息,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获取信息。全省13个省辖市77个县(市、区)建立了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群众来电848万件,较上年同期上升6.8%,现场办结率达88.7%,综合满意率超97.1%。全省“12320”卫生热线人工服务电话量占全国45.5%以上;“12333”人社服务热线创建了“江苏模式”,全年呼入总量达1210万人次,占全国1/8,人工服务量位居全国第一。

(五)制度建设更加规范到位。

全省各级行政机关把完善公开制度、健全公开机制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夯实制度根基,理清责任链条,信息公开规范化程度有了较大提升。

以《条例》修订提高公开质量。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13个省辖市、18家省级部门协助,如期完成国务院办公厅下达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专题研究论证任务。在《条例》修订中,各省辖市、省各有关部门修以致用,及时以制度研究成果指导实际工作。省公安厅修订了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省财政厅制定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标准化管理办法,规范了21种依申请公开主要文书范本和格式,被财政部在全国系统推广。

以快速反应回应公众关切。健全“热点问题引导”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密切关注重要政务舆情,对重大舆情快速回应,并做好回应督办工作。2015年对“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长江福北水道“皖神舟67”轮自沉事故、“江苏将进行重大行政区划调整”、“南京过江通道确定免费”、部分地区学校“毒跑道”等舆情热点进行了及时回应,提供客观、可感、可信的信息,为群众解疑释惑。

以社会评议强化公开监督。国家行政学院开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策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信息公开满意度江苏最高。联合南京大学开展“江苏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民意问卷调查”。开展全省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电话调查,七成以上百姓对本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表示满意,八成百姓平时关注政府信息,百姓更需要了解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落实农村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落实情况。泰州、常州等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社会评议”活动。

以教育培训提升公开能力。把教育培训作为提升信息公开质量的重要举措,全年累计举办各类培训1127场,培训人员61380人次。承办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政务信息公开培训班,组织全省政府系统《条例》修订研讨培训班。南京、徐州、南通、盐城等地依托党校、高校,对县(市、区)、市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进行封闭式培训,开展案例分析、交流研讨、实战模拟,取得良好效果。

2015年,我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群众对信息公开的期待相比,与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公开理念方面,少数地区、部门负责同志公开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不够给力,主动满足群众公开需要的意愿不足。二是工作力度方面,一些部门缺乏专职人员,公开工作处于“兼顾”状态;一些市县承担公开职责的机构较为分散,基层公开工作力量比较薄弱,个别地市公开机构仅有1名工作人员。三是制度规范方面,个别部门、单位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方面仍是空白,一些地区和部门公开制度不完善,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四是公开实效方面,政府提供的信息和群众真正想要的信息有时存在“错位”现象,“端菜式”的信息多,“点菜式”信息少,提供的政府信息不够精准、精细,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改进完善。

二、2016年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

2016年,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着力构建公开队伍、制度、平台、服务和评估评议五位一体的主体框架,切实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中的积极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机制。按照中办国办文件要求,着力建设一支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开队伍。落实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办公室(厅)主管政务公开职能,年内完成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整合工作,明确工作机构,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保证公开工作有人做、做得好。建立政务公开轮训机制,年内举办省辖市、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参加的“全省政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班”,提升领导干部推进政务公开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推动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公开制度的落实。结合江苏实际,制定出台我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实施意见》。各地各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省有关部门就《意见》提出的重要任务、重要事项出台本系统指导意见。选择部分省辖市在政务公开负面清单、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信息公开、政府数据开放、“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方面开展试点,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供经验。

第三,提高公开平台集中化、信息化水平。整合市、县和省级部门热线,建成省级12345政务服务热线。开设“民生政策大讲堂”,编印《民生政策热点300问》。提升“省政府门户网”办站质量和水平,优化整合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着力完善搜索查询功能,方便公众获取。加强“江苏政务服务网站”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由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大厅延伸,逐步实现服务事项在线咨询、网上办理、电子监察。

第四,向公众提供更加高效的信息公开服务。结合政府权力清单工作的开展,全面清理规范公共服务和管理服务事项,编制服务清单,通过办事场所、部门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渠道,向社会发布,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制定《关于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的办理程序,提高答复质量和效率,做到办理有温度、答复有尺度、整体有提速。

第五,鼓励支持第三方机构进行评议评估。研究制定全省政务公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政务公开质量和效果进行独立公正的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各地各部门年度考核。探索建立政务公开社会评议员制度,聘请专家学者、律师、记者、公众等对全省政务公开进行评议,实施“啄木鸟”式监督,提升政府信息公开质效。

本报告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制,报告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为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中国江苏”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js.gov.cn)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载。

附件1: 

江苏省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附件2:

江苏省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来源统计表

相关新闻

点击打开